央廣網蕪湖4月1日消息(記者汪稱 張秋實)“自去年9月24日安徽自貿試驗區正式揭牌以來,蕪湖片區注冊企業2404家,注冊資本總和累計369.6億元。落戶招商項目132個、協議投資1569.8億元?!?蕪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、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管委會主任(兼)賀東向欣喜地告訴記者。
位于素有“皖江明珠,創新之城”之稱的蕪湖市北部和東部的中國(安徽)自由貿易試驗區蕪湖片區,是國家設立的中國(安徽)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,實施范圍35平方公里,其中包含2.17平方公里的蕪湖綜合保稅區和國家一類開放口岸蕪湖港2個國家級開放平臺。
正式揭牌五個多月來,安徽自貿試驗區蕪湖片區結合自身特點,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,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,聚焦產業發展,重點圍繞金融、投資、物流、人才等方面,建立符合蕪湖片區產業特色的政策體系。把握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優勢,依托蕪湖片區良好的智能網聯汽車、智慧家電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、通用航空等產業基礎和國際合作基礎,謀劃重大項目,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。
自貿試驗區是制度創新的高地,是國家改革開放的試驗田。據了解,蕪湖片區按照安徽省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,立足蕪湖片區實際,提出了“33267”建設思路,即“3”大定位(打造開放型產業集聚區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先導區、江海聯運國際物流樞紐區);“3”大任務(營商環境對標一流、制度創新走在前列、戰新產業積聚發展);“2”大作用(為全市經濟發展樹立標桿、為全市戰新產業發展賦能);“6”大功能區(高端制造區、中心商務區、港口物流區、銀湖國際社區、綜合保稅區、濱湖研創區);“7”大產業(智能網聯汽車、智慧家電、航空、機器人、國際航空貨運、航運服務、跨境電商)。
蕪湖片區按照“國內一流、省內標桿”的目標,建設綜合服務中心,已于今年1月11日試運營。中心賦權全部市級審批權限,承接部分省級審批權限,設18個綜合受理窗口,實行“區塊鏈+綜窗通辦”“容缺受理+信用監管”等工作模式,為企業提供各類標準化事項(行政審批)和非標準化事項(企業個性化訴求)服務,實現了“綜窗一次辦成,企業就近可辦,部門權屬不變”,應用智能化行政審批系統,提供24小時“不打烊”的行政審批服務。截至目前,綜合服務中心累計辦理業務1135件,幫辦代辦累計提供服務162件。
綜合服務中心的7*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。(央廣網記者 汪稱 攝)
“綜合服務中心打造“無差別綜合窗口”新模式,建設5G版7*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,其中有2兩臺設備采用的是空氣成像設備,該技術在全國首次運用到政務服務領域,辦事群眾在不接觸實體屏幕的情況下進行業務辦理操作。在疫情防控期間,將大大減少交叉傳染的風險?!卑不兆杂少Q易試驗區蕪湖片區綜合服務中心負責人李霆介紹說。
“我們成立的海派寵物用品有限公司是我們的優派科技的一個子公司,成立這個公司我們只花了一個小時就拿到了營業執照,這也是蕪湖自貿區發出的第一張營業執照,我們感到很驕傲和自豪,以前至少要一天以上吧,現在一個小時就能解決問題,速度非???,服務態度也非常好?!?蕪湖悠派護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崗介紹說,綜合服務中心是企業和政府溝通極好的一個平臺,是非常重要的溝通橋梁,企業只需要將想法和訴求提交到窗口,窗口會組織各部門協調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,“一個窗口”做到了解決所有問題。
記者來到有著“皖南門戶,長江巨埠”之美譽的蕪湖港采訪,只見伴隨著江邊的和煦春風和機器的轟鳴聲,工人們都在繁忙地作業。
蕪湖港一片繁忙的景象。(央廣網記者 汪稱 攝)
“通過自貿區的建設,我們的港口吞吐量、集裝箱量增速和增幅在同類企業中居全國前列,港口的急速運轉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,班輪密度由每周12班增加到每周20班,為自貿區的企業,為安徽的貨物走出去提供了快速的通道?!卑不崭劭诩瘓F蕪湖有限公司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楊運林向我們介紹,2020年蕪湖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489.57萬噸,同比增長47.72%,其中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10萬標箱,同比增長9.57%,創歷史新高;尤其是鐵水聯運箱量完成23391TEU,同比增長148.4%,增速居全國第一。
展望未來,蕪湖片區將著力打造開放型產業集聚區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先導區、江海聯運國際物流樞紐區,“水興蕪城,際會江海,貿通全球”。